当李月汝宣布退出全运会时,无数球迷虽感惋惜,却也理解这份决定背后的重量。这位中国女篮的核心中锋,在伤病复发、职业规划与国家责任的多重考量下,选择了一条更着眼长远的路。
伤病,是她退出的首要原因。2025年8月的WNBA赛场,李月汝遭遇左膝前交叉韧带(ACL)二级扭伤,这已是她同侧膝盖的第二次重伤。此前在2023年WCBA总决赛中,她曾经历后十字韧带三度撕裂,漫长的康复历程让她对伤病风险有着更深刻的认知。医生评估后明确指出,她的恢复进度尚未达最佳状态,强行征战全运会不仅可能导致旧伤恶化,更会直接威胁职业生涯。医疗团队的建议清晰而坚定:以静养和系统性恢复为先,避免二次受伤。
职业规划的优先级,进一步坚定了她的选择。李月汝的目标从未局限于单一赛事——2026年1月,她计划参加由WNBA球员组建的超三联赛;3月,更要投入女篮世界杯预选赛的备战。对她而言,国家队赛事的重要性远高于全运会,而海外联赛(如WNBA)的高强度赛程本就加剧了累积性伤病风险,她必须预留充足康复时间,才能以健康状态迎接更高水平的挑战,这也是她立足国际赛场、实现长期职业目标的关键。
在个人选择与集体利益的权衡中,李月汝展现了对国家荣誉的重视。她曾对代表广东队冲击全运会冠军充满期待,广东女篮也因她的缺席面临实力折损,但她更清楚:错过全运会,是为了不错过世预赛等关键国际赛事,不让国家队在重要战役中缺少核心力量。这份对国家责任的考量,让她的决定超越了个人与地方球队的层面,彰显了运动员的大局观。
如今,李月汝正严格遵循“静养-恢复训练-对抗训练”的阶段性康复计划。她的退出,不仅是个人对健康的保护,更体现了中国女篮对核心球员的长远培养策略——留住健康的李月汝,才能为国家队的国际竞争力、为她个人的职业未来筑牢根基。或许全运会赛场上会少了她的身影,但当她以最佳状态重返赛场时,那份等待终将值得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